“红色的七月是党的生日,火热的今天是俺的生日,骄傲之余,特地用这第100次,给七月和自己一份特殊的礼物。感谢血液中心的天使们,因为这不只是我一百次的付出,更是你们为大家一千次,一万次,甚至百万次的付出!感谢!感恩!同乐!祝愿每位善者,顺心!健康!平安!”这段话是郑先生7月16日生日当天来福建省血液中心捐献单采血小板后发在朋友圈里的文字。
郑毅,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的一名媒体工作人员。他长期热心公益事业,自2000年起坚持参加无偿献血,截止目前郑先生累计捐献全血9次,3400毫升,捐献血小板91次,155.6治疗量。
缘起
郑先生第一次献血是在2000年,当时他在五一广场参加“千禧年”活动,看到献血车,最初感觉就是“青春有方向,热血有去处”,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卷起袖子捐献了200毫升全血,拿到了人生第一本献血证他很是得意,当时还被同行的小伙伴们羡慕了一番。有了美妙的献血初体验,加上通过与献血车工作人员交流,他知道了血液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于是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长期坚持参加无偿献血。
成分献血缘
后来,郑先生调到了攀讲栏目工作。机缘巧合,正好有一期主题叫《生活零距离》的栏目是为血液中心拍摄公益宣传片,在工作中他所在的栏目组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大力支持与宣传深深感染了他,通过血液中心的介绍,他了解了更多的血液生理知识,一种新的献血方式-捐献单采血小板,勾起了他浓浓的兴趣。于是在其后某一天他便迫不及待地初次尝试捐献单采血小板,血液中心的天使们美丽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让他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接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献血的“峰值体验”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一名固定血小板捐献者的基础。基本上每到捐献血小板间隔期限,他都会准时到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就这样他与其他献血者一起在单采献血者之家里共同感受和分享爱,一起交流成长。他羡慕有人取得无偿献血奉献奖,自己也在默默地坚持,终于在2019年6.14世界献血者日颁奖大会上,他获得了2016-2017年度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能获此殊荣又被“板友们”(献血小板时认识的朋友)羡慕了一番。
倡导无偿献血
作为一个媒体人,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传播正能量,郑先生不仅身体力行还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都来参加无偿献血。他的爱心壮举在他幼小的儿子心田上播下了爱心和奉献的种子,郑先生经常带着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到血液中心让他参观捐献血小板的过程,有一次工作人员送了个小礼物给他,并向他介绍了血液生理知识和单采血小板的原理,小朋友边玩边学,回校后还写了一篇作文,老师还在全班孩子们的面前表扬了他。
郑先生选择在生日当天以百次献血的方式向党的百岁华诞献上最“红”的礼物,百次献血只是他无偿献血道路上的阶段性节点,往后他还会一如既往地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传递社会正能量。
无偿献血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传递人间真情的红色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有限,但只要每一个人都像郑先生那样发出爱的光芒,那必然会共同汇聚成一股爱的暖流,为更多亟待血液救治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图郑毅\文黄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