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血液中心一线做献血服务的我,认识一些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认识稀有血型献血者却很少,欧阳廷强就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的稀有血型献血者。稀有血型血液在血液中心的库存很少,临床病人需要用血时,会提前与血液中心联系,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临时招募相应的稀有血型献血者来参加无偿献血,这种献血模式限制了稀有血型献血者献血的次数,使我们接触他们的机会减少,甚至一个不认识也不足为奇。
欧阳廷强,他身材中等,不胖不瘦,黝黑的肤色中透着健康,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好像写满了幸福与快乐。他从2000年12月20日第一次献血,被确认是稀有血型O型后,就成为血站的“最忠实的朋友”,至今献血次数高达21次,其中全血13次,机采血小板8次,献血总量11200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更换了3次;曾获得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2010-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这些荣誉在稀有血型人群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我为他采血时好奇的问:你如何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坚持参加无偿献血?他很淡然的说:稀有血型仅占人群的千分之四左右,如果稀有血型病人急需用血,只有稀有血型献血者捐献血液,才能度过难关。我们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只有互帮互助,才能共迎美好的人生。我感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感恩自己能无私的帮助别人,只因我付出了爱心,我才能充分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人生存在的真谛。
在他轻轻的言语中,我感觉到他是一个极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献血者,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与他聊天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只要血液中心通知他,只要稀有血型病人需要,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他都如约而至(除了一次出差在外没有来献血外),这就是平凡人所做的不平事,稀有血型人付出的不稀有的爱。
这个纷繁复杂的世上,是什么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是什么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如此贴近?难道不是千千万万像这样平凡的人,有爱心的人,把温暖传播到我们心灵的角落,让我们感到了温暖吗?